摘要点击排行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1. 基于多张影像匹配的DSM自动生成方法
    袁修孝 明洋
    测绘学报   
    2. 基于开销代价的网络地理信息服务负载均衡算法研究
    王浩,潘少明,喻占武,李锐
    测绘学报   
    3. 基于规则库和网格算法的土地利用现状图自动数字注记
    吴长彬;闾国年;刘昱君
    测绘学报   
    摘要15270)      PDF(pc) (1846KB)(2279)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54)
    4. 北斗坐标系
    魏子卿, 吴富梅, 刘光明
    测绘学报    2019, 48 (7): 805-809.   DOI: 10.11947/j.AGCS.2019.20190131
    摘要6799)   HTML    PDF(pc) (826KB)(2409)    收藏
    北斗坐标系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大地基准。本文在扼要叙述背景情况之后,首先给出了北斗坐标系原点、尺度、定向的定义和参考椭球的定义和导出常数;其次介绍北斗坐标系的首次实现,这次实现由北斗系统的8个监测站在历元2010.0的ITRF2014框架下的坐标和速度体现,它们是通过处理一个包括8个监测站的全球GNSS网4期GPS数据、框架对准与监测站坐标序列的线性回归拟合得到的;最后就参考框架的更新周期、监测站境外布设和连续观测、精密星历的生成与发布,北斗坐标系的标准化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一些建议。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5. InSAR变形监测方法与研究进展
    朱建军, 李志伟, 胡俊
    测绘学报    2017, 46 (10): 1717-1733.   DOI: 10.11947/j.AGCS.2017.20170350
    摘要4736)   HTML    PDF(pc) (1654KB)(9140)    收藏
    变形监测是星载InSAR技术应用最为成熟的领域之一。本文首先介绍了InSAR变形监测的基本原理和卫星数据来源;然后对InSAR变形监测方法进行了系统性的分类,分析了D-InSAR、PS-InSAR、SBAS-InSAR、DS-InSAR和MAI等方法的技术特点和适用范围;进而从应用的角度分析了InSAR技术在城市、矿山、地震、火山、基础设施、冰川、冻土和滑坡等领域的研究现状和不足之处;最后总结出InSAR变形监测在多维形变和低相干区测量、大气和轨道误差去除和精度评定等方面的前沿问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8)
    6. 摄影测量与深度学习
    龚健雅, 季顺平
    测绘学报    2018, 47 (6): 693-704.   DOI: 10.11947/j.AGCS.2018.20170640
    摘要4658)   HTML    PDF(pc) (4176KB)(6570)    收藏
    深度学习正逐渐占领与“学习”相关的诸多研究领域,也对摄影测量这门学科造成冲击和促进。根据摄影测量学的定义:“利用光学像片研究被摄物体的形状、位置、大小、特性及相互位置关系”,其研究对象包括几何与语义。本文从这两个方面回顾和探讨深度学习目前的应用现状,并对其影响下的摄影测量的发展进行展望。在几何上,基于卷积神经元网络的学习架构已经广泛用于图像匹配、SLAM及三维重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仍需进一步改进。在语义上,由于传统的手工设计方法未能将语义信息以工程化的形式确定并生成类似4D产品的各类语义“专题图”,语义部分长期受到忽视。深度学习强大的泛化能力、对任意函数的拟合能力及极高的稳定性,正使得专题图的自动制作成为可能。笔者通过道路网、建筑物、作物分类等应用实例,回顾已经取得的研究成果,并预计:利用光学像片生成高精度的语义专题图,在不远的未来即将实现;并可能成为摄影测量的一类标准产品。最后,针对几何和语义,分别介绍了笔者的两个相关研究:基于深度学习的航空图像匹配以及基于3D卷积神经元网络的精细农作物分类专题图自动提取。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7. 遥感大数据自动分析与数据挖掘
    李德仁, 张良培, 夏桂松
    测绘学报    2014, 43 (12): 1211-1216.   DOI: 10.13485/j.cnki.11-2089.2014.0187
    摘要4607)   HTML    PDF(pc) (1314KB)(11018)    收藏
    成像方式的多样化以及遥感数据获取能力的增强,导致遥感数据的多元化和海量化,这意味着遥感大数据时代已经来临.然而,现有的遥感影像分析和海量数据处理技术难以满足当前遥感大数据应用的要求.发展适用于遥感大数据的自动分析和信息挖掘理论与技术,是目前国际遥感科学技术的前沿领域之一.本文围绕遥感大数据自动分析和数据挖掘等关键问题,深入调查和分析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进展,指出了在遥感大数据自动分析和数据挖掘的科学难题和未来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169)
    8. PPP/PPP-RTK新进展与北斗/GNSS PPP定位性能比较
    张小红, 胡家欢, 任晓东
    测绘学报    2020, 49 (9): 1084-1100.   DOI: 10.11947/j.AGCS.2020.20200328
    摘要4306)   HTML237)    PDF(pc) (12168KB)(2885)    收藏
    首先简要回顾了精密单点定位(PPP)技术在最近几年的发展现状,重点总结了高采样率钟差实时快速估计、多系统组合PPP模糊度固定、多频GNSS PPP模型及其模糊度固定、PPP快速初始化、PPP-RTK等若干热点方向的最新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利用目前四大卫星导航系统(GPS、GLONASS、Galileo、北斗)最新的实际观测数据,全面比较分析了各系统及多系统组合PPP定位性能,重点给出了北斗二号+北斗三号PPP浮点解和固定解的定位精度、收敛时间和首次固定时间。结果表明:我国北斗导航卫星系统已经可以实现与其他导航卫星系统基本相当的PPP定位性能。北斗二号+北斗三号组合PPP的收敛时间/首次固定时间20~30 min;静态解的东、北、天方向定位精度在毫米到厘米级;动态解水平方向约5 cm,高程方向约7 cm;多系统组合可显著提高PPP定位精度、收敛时间和首次固定时间:固定解定位精度比浮点解在东、北、天方向分别提升了14.8%、12.0%和12.8%;相比单GPS,多系统组合PPP浮点解的收敛时间和固定解首次固定时间分别缩短了36.5%和40.4%。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9. 基于语义的多细节层次3维房产模型
    朱庆,胡明远
    测绘学报   
    摘要4171)      PDF(pc) (1372KB)(3004)    收藏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74)
    10. 三维激光扫描点云数据处理研究进展、挑战与趋势
    杨必胜, 梁福逊, 黄荣刚
    测绘学报    2017, 46 (10): 1509-1516.   DOI: 10.11947/j.AGCS.2017.20170351
    摘要4159)   HTML    PDF(pc) (1579KB)(9446)    收藏
    三维激光扫描直接对地球表面进行三维密集采样,可快速获取具有三维坐标( X,Y,Z)和一定属性(反射强度等)的海量、不规则空间分布三维点云,成为数字化时代下刻画复杂现实世界最为直接和重要的三维地理空间数据获取手段,在全球变化、智慧城市、全球制图等国家重大需求和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在传感器技术和国家需求的双重驱动下,三维激光扫描在硬件装备、三维点云数据处理以及应用3个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同时也面临新的挑战。本文以三维激光扫描的发展历史为线索,总结了三维激光扫描系统的现状、三维点云数据处理的关键进展以及在测绘地理信息等领域的典型应用,并分析了三维点云数据处理面临的挑战,最后展望了三维激光扫描与点云处理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39)
    11. 由GPS测量得到的喜马拉雅的现今构造变形
    张静华 李延兴 张俊青 张中伏
    测绘学报   
    12. 论夜光遥感数据挖掘
    李德仁, 李熙
    测绘学报    2015, 44 (6): 591-601.   DOI: 10.11947/j.AGCS.2015.20150149
    摘要3645)   HTML    PDF(pc) (1051KB)(6409)    收藏

    如果从地球上空观测夜间的地球,可以发现人类聚居区和经济带发出夺目的光芒。当夜间的天空无云时,遥感卫星能够捕捉到城镇灯光、渔船灯光、火点等可见光辐射源,这些夜间无云条件下获取的地球可见光的影像即夜光遥感影像。与日间遥感不同,夜光遥感对于反映人类社会活动具有独特的能力,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社会经济领域的空间数据挖掘。本文首先介绍能够观测夜间灯光的卫星遥感观测平台和传感器, 然后从社会经济参数估算、城市化监测与评估、重大事件评估、环境及健康效应研究、渔业信息提取、流行病研究、油气田监测等方面总结了夜光遥感数据挖掘的现状和特点。最后,文章从新型数据源、知识发现、地面观测和地理国情—世情监测4个方面提出了夜光遥感及其数据挖掘的未来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48)
    13. 微PNT与综合PNT
    杨元喜, 李晓燕
    测绘学报    2017, 46 (10): 1249-1254.   DOI: 10.11947/j.AGCS.2017.20170249
    摘要3467)   HTML    PDF(pc) (1445KB)(2970)    收藏
    综合定位导航授时是后GNSS(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侧重梳理微PNT发展需求和发展现状,分析与之关联的核心关键技术,论述综合PNT与微PNT的关系。强调综合PNT需要大量基础设施投入与建设,而微PNT侧重高技术传感器的集成应用。与现有文献思路不同的是,我们认为,为了实现各类传感器PNT输出结果的坐标基准统一和时间尺度一致,微PNT应包含多模GNSS和芯片级惯性导航和芯片级原子钟等定位定时组件,微PNT强调小型化、个性化、组合化服务终端;微PNT除各PNT组件的小型化外,还包括各组件的深度集成,各类数据的自适应融合和各组件的自主标校;当然,微PNT也强调各传感器信息的时空基准的统一。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7)
    14. GNSS精密单点定位技术及应用进展
    张小红, 李星星, 李盼
    测绘学报    2017, 46 (10): 1399-1407.   DOI: 10.11947/j.AGCS.2017.20170327
    摘要3404)   HTML    PDF(pc) (1456KB)(6416)    收藏
    综合分析讨论了GNSS精密单点定位(PPP)技术及应用的最新进展。重点对GNSS精密单点定位实数解、固定解、实时精密单点定位、PPP-RTK和多频多系统精密单点定位等5个方面的核心关键技术和实现方法进行了总结和讨论。结合PPP技术的特点和优势,论述了PPP在低轨卫星定轨、地震、对流层和电离层等方面的典型应用。针对多频多系统GNSS的最新发展动态,展望了PPP技术今后的发展趋势,并指出了精密单点定位技术和推广应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2)
    15. 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的椭球参数及其与GRS80和WGS84的比较
    程鹏飞;文汉江;成英燕;王华;
    测绘学报   
    16. 一种基于密度的自适应空间聚类算法
    李光强,邓敏,刘启亮,程涛
    测绘学报   
    17. 天绘二号卫星工程设计与实现
    楼良盛, 刘志铭, 张昊, 钱方明, 黄艳
    测绘学报    2020, 49 (10): 1252-1264.   DOI: 10.11947/j.AGCS.2020.20200175
    摘要3260)   HTML125)    PDF(pc) (5520KB)(2008)    收藏
    天绘二号卫星系统是我国首个基于干涉合成孔径雷达技术的微波测绘卫星系统,也是我国第1个近距离编队卫星系统,是国际上继德国TanDEM-X系统后的第2个微波干涉测绘卫星系统,并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通过设计双频成像解决干涉相位绝对模糊问题的方法,彻底摆脱了对地面控制数据的依赖。该系统工作于X频段,设计分辨率为3 m,处于500 km的太阳同步轨道,由两颗对等的卫星组成,采用异轨道面卫星编队、一发双收雷达收发模式的技术体制,可以快速测制全球数字表面模型和雷达正射影像。本文通过对干涉基线体制、卫星编队构型及雷达收发模式的选择,提出了天绘二号卫星技术体制;并从系统任务、主要性能及组成3个方面进行了工程设计;从总体论证、关键技术攻关及验证、型号研制3个阶段阐述了工程实现情况;最后介绍了卫星系统在轨测试验证情况。测试结果表明,所有指标达到了工程设计要求,产品精度与TanDEM-X系统相当,满足1:5万比例尺测图精度要求,从而验证了天绘二号卫星工程设计思路正确,工程实现的方法合理可行。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8. 异源遥感影像特征匹配的深度学习算法
    蓝朝桢, 卢万杰, 于君明, 徐青
    测绘学报    2021, 50 (2): 189-202.   DOI: 10.11947/j.AGCS.2021.20200048
    摘要3247)   HTML234)    PDF(pc) (25649KB)(3245)    收藏
    针对异源遥感影像的成像模式、时相、分辨率等不同导致匹配困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特征的匹配方法CMM-Net。首先,利用卷积神经网络提取异源遥感影像的高维特征图,根据同时满足通道最大和局部最大两种条件选取关键点,并在特征图上提取相应位置的512维描述符。在匹配阶段,完成快速最近邻搜索特征匹配后,为解决误匹配点多的问题,提出了动态自适应欧氏距离阈值和RANSAC共同约束的提纯算法,保证误匹配有效剔除的同时,最大限度保留正确匹配点。利用多组异源遥感影像对算法进行了测试,并与多种异源影像匹配算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本文算法能够提取出异源影像的尺度不变相似特征,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稳健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19. 综合PNT体系及其关键技术
    杨元喜
    测绘学报    2016, 45 (5): 505-510.   DOI: 10.11947/j.AGCS.2016.20160127
    摘要3124)   HTML    PDF(pc) (1232KB)(3474)    收藏
    综合定位、导航与授时(PNT)的核心是不过分依赖GNNS,采用一切可以应用的PNT信息源实施全空域目标定位、导航与授时服务。本文分析了综合PNT需求,论述了综合PNT的基本定义和基本概念,分析了综合PNT所涉及的信息源,论述了综合PNT关联的核心技术,包括多源PNT传感器集成技术、多源PNT的数据融合技术。强调指出,综合PNT体系的信息源必须是"基于不同物理原理的多源信息";综合PNT的运控系统应该基于云平台,实现用户志愿者共同测控;用户终端或传感器必须"深度集成、低功耗";PNT服务信息必须是"智能融合或自适应融合"。综合PNT系统应该在统一时空基准下,满足服务的可用性、精确性、可靠性、连续性和稳健性。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被引次数: Baidu(23)
    20. 大地测量学科发展现状与趋势
    姚宜斌, 杨元喜, 孙和平, 李建成
    测绘学报    2020, 49 (10): 1243-1251.   DOI: 10.11947/j.AGCS.2020.20200358
    摘要3111)   HTML253)    PDF(pc) (1073KB)(2893)    收藏
    近50年,由于大地测量观测手段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大地测量学科不断进化,并与其他学科不断交叉与融合。本文首先简述了大地测量学发展的背景和在历史上发挥的主要作用,梳理了大地测量传统学科的形成。进一步,分析了大地测量发展现状,侧重从观测手段的进步描述学科的发展;从应用领域的拓展描述交叉学科的形成;从国家需求和科学发展出发,描述了大地测量学科未来的发展趋势。最后,综合各方面因素,提出了大地测量现阶段学科分类建议,试图为大地测量工作者的科研选题、基金申请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